第一百五十五节 水口公约_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节 水口公约

第(1/3)页

  后世就有学者怀疑甚至否认,《管子》是管仲本人所写,争议很大。

  朱敬伦此时也不由得怀疑,因为他从一本《管子》中看到太多东西了,诚然管仲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政治家,不可否认他肯定做到了《管子》中的某些政策。

  但是有一点,朱敬伦认定,战国时代的齐国,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这也太夸张了,如果齐国真的能做到这些东西,他就不止是一个霸主那么简单,国力恐怕早就该一统江山了,当然管仲未必想统一天下,他的思想是尊王攘夷。

  另一个怀疑是,管仲这个人真的这么厉害,他一个人就通晓了法家、儒家等等诸子百家流派?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力。姑且有,那么管仲肯定是一个埋首案牍的大学者,但偏偏他是一个辅佐齐王坐上天下霸主位置的一个名臣,一个丞相。

  也就是说,管仲要在实行各种富民政策,制定无数法律政令,还要代表君王联络四方,跟随君王到各处会盟之余,还要下笔来写下这么一本要烧死无数脑细胞,包罗万象的皇皇巨著?!

  这还是人吗?

  朱敬伦不是贬低管仲,既然这本书是以管子命名,意味着此书的作者肯定很认可管仲的施政理念,总结管仲的施政经验后写出的这本书,当然总结中难免掺杂进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思想。

  作者有可能是管仲的同僚,管仲的下属,或者管仲的学生,记录了下许多管仲的言行,最后汇编成一本政治巨作,但更有可能作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集体智慧。

  很多学者都推断,这本书甚至成书要晚于管仲两百年以上,因为书中引用和映射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管仲两百多年后发生的事件,很有可能这本书是在管仲之后两百多年间,不断的有人给他增补、修订,加入各家各派的观点和思想,最后汇总融合成的一套完整的政治哲学。

  至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竟然就能写出如此系统的政治学教材,真是让人震惊,同时考虑到当时正处在战国的大乱世,就不由得让人感叹果然是竞争之下,才更有活力,无论是科技还是思想,诸子百家绝对不可能诞生在一个和平时代的温柔乡里。

  朱敬伦这边读书读的惬意,黑狗带着军队则在南征北战,黑狗最近可是异常的敬业,因为他有了动力。

  当侯进分散手下客家兵勇,然后瞬间扩军一万之后,黑狗当时非常的嫉妒和委屈,他觉得自己手下士兵比侯进手下资历老,技术更好,打的仗更多,可侯进却扩编了,他依然只能带着两千手下。

  他的委屈通过侯进传到了朱敬伦耳朵里,朱敬伦跟他深谈了一番,告诉他之所以不扩充他手下的部队,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抽大烟,万一战场上没有了大烟,一个个还能打仗吗。

  之后开始鼓励黑狗和他手下的士兵们戒烟,告诉黑狗,如果他能够戒烟成功,立刻分侯进手下一半兵力给他指挥,他手下的疍民士兵,谁能够戒烟,立马升官一级。

  朱敬伦绝对不是开玩笑,即是鼓励,其实也很期待,他对这些大烟鬼始终不信任,老实说他心里是有根深蒂固的成见的。可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戒烟,朱敬伦绝对不会食言,因为他知道大烟瘾很难戒,普通烟民戒个香烟都叫苦连天的,一般人都做不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