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节 瑞典顾问团_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节 瑞典顾问团

第(1/3)页

  历史上,因为《天珒条约》的换约程序问题,中英法三方意见不一,直接导致了英法联军进犯天珒,爆发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僧格林沁打赢了这一仗,可英法两国派来新的援军,并且正式跟清廷宣战,真正的大战才会开始。

  为了在英法宣战之后,能够保证他们不对广東造成威胁,朱敬伦的那些炮台需要完工,可现在瑞典人那边还没半点消息,这件事现在已经成了压在朱敬伦的头等大事。

  5月中旬,准确的说是1859年5月16日,普鲁斯来到香港,这次他带来了经过英王盖印的《天珒条约》正本,是来跟清廷换约的。这个普鲁斯是额尔金的弟弟,都是普鲁斯家族的人。

  外交条约的签订,是有一定的流程的,首先是双方代表谈判,达成协议之后,分别将两份双语文本送达各自的最高权力机构,然后将各自君主签字或者盖印后的文本相互交换,就好像后世签合同,两两签完之后,还会寄回给对方一份,确保双方手中的协议都有效力。

  因此这就牵扯到了一个换约问题,现在普鲁斯手里拿着的是英国盖印的条约文本,他会去交换清廷手中的那一份清廷签过字的条约文本,为确保文本没有经过对方篡改,往往需要面对面进行核对然后交换,这样才会生效。

  普鲁斯依然没办法直接去京城,而且上次他哥哥额尔金在上嗨跟桂良等人谈判的时候,桂良等人始终不答应洋人公使驻京,为此不惜暗示中国可以完全放弃关税,允许洋人商品自由进入。

  额尔金当时也默许了,并在善后章程中规定,英国公使可以驻在上嗨,但是有事,可以随时进京。理论上来讲,换约这种大事,他们按照章程理解是应该进京的。

  所以5月19日,一到香港,普鲁斯就发出照会,表示希望能够进京换约。结果清廷回复说,桂良、花沙纳、何桂清、段承实已经在上嗨等着了。

  普鲁斯无法,只能去上嗨跟四大钦差先谈判,可这次桂良就是不答应,普鲁斯6月6日到上嗨,第二天,6月7日,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也到了上嗨,三方开始商讨换约问题,英法代表是希望前往beijing亲自面见咸丰皇帝,亲递国书的,可是桂良等人就是不答应,一口咬定洋人在上嗨换约也是一样的。

  可是英法代表这时候听说俄国人首先在京城跟清廷交换了《中俄瑷珲条约》,其实在哪里换约英法两国也不是那么执拗,可凭什么俄国人可以在beijing换约,英国就不能去,法国就不能去,这种不对等英国无法接受,普鲁斯直接就中断了跟桂良的谈判,打算强行北上天珒。英国人不答应,法国人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他们立刻决定跟英国人一起去天珒,带兵去,坐军舰去,就不信中国人敢不让他们进京。

  于是为了在哪里换约这么个无聊的程序问题,双方谈崩了,英法联军带兵北上,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了。

  朱敬伦这段时间始终在关心英法联军的事情,尽管他记忆中很清楚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但谁知道历史会不会改变呢,现在的情况跟历史上可大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