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节 闯入农田的野猪_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四节 闯入农田的野猪

第(1/3)页

  兵工厂的改变,就是从三年前郝可久接掌兵工厂开始的。

  最大的改变,不是他引入了身股制度,老实说就算没有身股制度,兵工厂优厚的薪酬,也留得住人,加上这个时代的人观念中的公家主义思想,即便是外界更丰厚的薪酬,也很难打动兵工厂的高级人才,因为这些高级人才身上,还带着官员的品级,很多人就任这虚名。

  最大的改变,主要就是郝可久将兵工厂带进了市场,带进了一个原本是小作坊把持的大市场。

  在他之前,兵工厂就是给軍队生产,订单有了就做,没了就休息,工部给他们安排任务他们就做,没任务了大家爱干嘛干嘛,大有一种后世国企铁饭碗的架势。

  作为兵工厂的工人来说,他们自然是很舒服的,拿着高薪,不用操心工作问题,怎么能不舒服。他们舒服的代价,则是工厂连年的亏空。

  政府要甩包袱就请了郝可久,郝可久当时想的就是去生产能挣钱的买卖,什么买卖能挣钱,军火当然也能挣钱,但是当时还没有开拓出来,太平天国自己仿制了大炮,加上佛山作坊的产品,兵工厂主要就是做他们不能做的线膛枪。但是这些枪支还得跟洋人竞争,完全就没什么利润。

  郝可久看到民间机器市场十分火爆,就让兵工厂开拓民用产业,反正市场上有什么,他就仿制什么去卖。

  第一项成功的产业,就是缫丝机的仿制,佛山铁作坊的产品,完全无法跟兵工厂相媲美,因此兵工厂一进入市场,马上就攫取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之后几年,大明每年都跟英国人合办一次贸易博览会,英国的机器设备不断的展出,一些民间商人、乡绅开始引进机器,政府鼓励他们,工部给予一定的贷款,结果绸缎厂出现了,纺纱厂出现了,织布厂出现了,甚至还有人兴之所至办了一家毛纺厂。

  这些工厂一开始都用英国机器,可是一旦英国人开启了一个市场后,兵工厂马上就杀了进去。比兵工厂反应更快的,则是那些被挤压的很辛苦的铁作坊,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拼命的求新、求变,他们发现过去打农具,铸铁锅的时代他们回不去了,这些年都因为铸造大炮,引入了机器设备,雇佣了几十上百人,农具和铁锅的市场已经容不下他们,他们只能在仿制机器这条道上走到黑了。

  强大的竞争压迫之下,加上一个机器市场正在形成,整个行业都拼命的往前走,玩命的开发市场,兵工厂反应不算快,那些铁作坊才是生力军,为了生存,他们不能等市场出现,每年都是他们先看重了某种英国机器,然后觉得有用,马上买下样机仿制,仿制的同时就去向一些作坊推广,鼓励当地的大小作坊使用新机器,可以说市场的扩大,这些铁作坊是有推动作用的。

  可悲的是,一旦市场开始形成,兵工厂这个巨头就会杀进来,依靠自己强大的势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