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节 新加坡谈判_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九节 新加坡谈判

第(1/3)页

  大明海军在马六甲大胜法国的消息,瞬间就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已经不再是影响世界,而是以一种强力的气势冲击了世界。

  法军在越南战场上的步步后撤,没有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因为那合情合理,法军数量处在绝对劣势,后退不足为奇,而且法军始终没有遭到对方的毁灭性打击,已经证明法军的优秀了。

  可是海军不一样,不提双方作战舰艇旗鼓相当,仅仅是从感情上,就让人很受刺激,法国海军长久以来仅次于英国海军,居世界第二位,除了在英国人面前吃过亏外,法国海军那也是横行世界的主儿。

  如果法军突然败给了俄国人,甚至败给了德国人,大家也不过嘲笑一下法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罢了。可现在世界第二的法国海军,竟然正面输给了一个东方国家。这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哪怕大明海军,由于战前的玩命造舰,在账面上已经是世界第三的大海军,可是还是没人能够接受大明海军竟然强大到可以打败法军的程度。

  其实不过是几个世纪以来,白人奠定的优势太大了,让他们早就产生了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心理,历史上日本打败俄国,也在西方形成了这种冲击,产生了强烈的“黄祸”担忧。

  不过跟西方世界感受到的“异族”崛起的威胁感不同,大明的老百姓则欢欣鼓舞,他们并没有将打败一个白人国家当作什么天翻地覆的事情,没有认为这是对白人世界秩序的一种颠覆,因为大明建国太早,老百姓在清末的屈辱感还不强烈。历史上主要的屈辱感,还是由日本造成的,大家看到一个被自己鄙视了几百年的倭寇,竟然也能狠狠的将大清踩在脚下,那种震动和耻辱感才彻底爆发。

  两次败于英法之手,并没有让大明的老百姓有所觉醒,因为中国民族的骄傲,早就不是用武功来编织的了,况且英法联军不也是被朱敬伦赶出了广州吗,英法联军不过是皇帝赫赫武功的陪衬罢了。

  但老百姓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一方面是拜大明教育所赐,尽管普及教育是学习的西方,可这个时代,西方国家的教育毫不例外都是一种民族主义教育,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都在学校里不断的给学生灌输美国人是多么优秀的民族,却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个文化上独立的民族概念,想尽办法将本民族中最优秀的部分反复的灌输,后世的中国依然重复着这一套教育方法。

  在民族主义教育的培养之下,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民族感强烈的百姓了。

  另一方面,则是深埋在心底的大国上邦情节。尽管中国文化中的尚武文化从宋代开始就在淡薄,文化开始变得世俗化和功利化,这是世俗社会的趋势。所以被洋夷打败后,老百姓依然鄙视他们,并不以被夷人打败而感到耻辱。因为中国已经不是汉唐时候的中国了,在多次被游牧民族征服之后,大家只能通过不在乎武功来保持文化骄傲。说不好听点,就是嘴硬而已。可事实上,一旦本国展现了雄风,他们比谁都高兴,为什么喜欢万国来朝,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