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7章 借故施谋_北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67章 借故施谋

第(1/3)页

  群臣一愣。

  随后高处恭率先开口,放声大笑。

  群臣们也笑了起来。

  王曾却没笑,反而皱了皱眉头,“有什么好笑的?朝堂上有这种蛀虫,也是一些人识人不明的缘故,居然能让这种蠢货升迁到侍御史如此重位上。”

  领侍御史张升听到了王曾这话,哭笑不得的出班。

  “臣识人不明,还请官家降罪……”

  赵祯听着群臣欢笑,心情也好了不少,淡然道:“下不为例,以后擦亮眼睛,替朕选一些贤才就行。”

  领侍御史张升听到这话,如蒙大赦,赶忙施礼。

  “多谢官家……”

  高处恭笑呵呵的瞥向了李迪身后的吕夷简,道:“说起来,之前还有人推举此人担任驰援沙州二路兵马的监军。

  得亏寇吏部慧眼识人,知道此事是草包,所以立马奏明官家,让官家更换了此人。

  若是真让此人去了西域,那远在西域的将士们,可就有罪受了。”

  “高枢密言之有理……”

  “……”

  “某些人身居高位,却有眼无珠,脑中全是浆糊,经常胡说八道。”

  “……”

  群臣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高处恭轻而易举的将话头引到了吕夷简身上。

  群臣们又轻而易举的将话头从吕夷简身上引到了李迪身上。

  李迪、吕夷简皆没有说话。

  赵祯刚刚恢复的心情,瞬间又变坏了,他皱眉道:“肃静!”

  满朝文武识趣的闭上嘴。

  赵祯刚才随口罢了一个侍御史,可是很有杀鸡儆猴的作用的。

  赵祯盯着满朝文武,沉声道:“尔等皆是国之干才,朕之肱骨,朕不愿意因为一些朝仪的事情,喝斥尔等。但国有国法,朝有朝规,朕还是希望尔等能够遵守朝仪。”

  “臣等遵旨……”

  满朝文武齐齐出声。

  赵祯点点头,目光落在了李迪身上一脸愁容。

  李迪给他惹了一个麻烦,一个大麻烦。

  从李迪上书至今,不过过去了半日。

  就先后有十六位已经辞仕的老臣,派人给他送了奏疏,指责李迪乃是国之奸佞,祸乱朝纲。

  平心而论。

  李迪奏疏上奏请的事情,每一桩,每一件都符合赵祯的心意。

  赵祯初登大宝,也有雄心壮志。

  特别是登上了皇位以后,深入的了解了一下自己的江山社稷以后,才明白。

  眼看着繁花似锦的江山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毒瘤。

  每一个毒瘤,都足以动摇社稷。

  每一个毒瘤,都在疯狂的趴在江山社稷身上吸收血液。

  贪得无厌,无穷无尽。

  朝廷先后裁撤了数个衙门,裁撤了数十万兵马。

  省下了无数钱粮。

  然而。

  国库里依旧空空如也,空的能跑耗子。

  每次去国库里视察的时候,赵祯都会往国库里丢一锭银子。

  然后自嘲的告诉身边的陈琳。

  “有耗子也挺好,至少证明朕的国库不是真的空荡荡的……朕丢一锭银子进去,你说它们会不会拿去买粮……”

  耗子自然没办法用银子去买粮。

  赵祯只是借此告诉所有人,国库里的耗子,也需要施舍。

  耗子在国库里都活不下去。

  由此可见,朝廷该有多穷。

  赵祯有雄心,要做大事,自然不可能看着国库一直空下去。

  李迪奏请的消除满朝文武头顶的寄禄职的奏请,深合赵祯的心意。

  李迪早早的就跟赵祯通过气,赵祯也暗中找人细细算过。

  不算还好。

  一算之后发现,朝廷每年发给寄禄职的俸禄,远比实职多了近两倍多。

  几乎朝堂上所有的官员,头顶上多多少少都会有寄禄职,多则七八个,少则也是两三个。

  甚至一些身负寄禄职的官员,不用上朝,不用坐衙,不用理政,每个月还领着高额的俸禄。

  所以,李迪要消减官员们头顶的寄禄职,赵祯是赞同的,举双手赞同的。

  消减了官员们头顶上的寄禄职,只要大宋境内不出现什么大灾大难。

  十年之内,国库可以被填满。

  国库被填满的时候,封桩库大概也会被填满。

  赵祯自己的内库,也会被填满。

  届时。

  赵祯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