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摩根三世_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摩根三世

第(1/3)页

“一个人发财的机会有两种,一种是这个国家重建的时候,另一种是这个国家处于战争的时候,而战争更是发财的绝好机会。”

        这是美国传世名著《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的父亲的著名语录,也是一名历史学家,他曾经跟自己的女儿这样说道。

        战争是疯狂的,血腥的,但是利用战争发财则是更疯狂,更血腥,而利用战争来发财,霉国人对与此道尤为的熟悉,总是能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百年后,鼎鼎大名的化工巨头杜邦集团的前身就是军火商贩,它的每一次飞速发展都跟战争息息相关。

        从1804年杜邦家族造出第一批黑火药开始,便就踏着士兵的残骸,伴随着带血的利润,公司业绩开始一路狂飙,渐渐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全球军火巨头。

        在欧战中,杜邦家族大发战争财,极为惹人眼,在1914年7月欧战爆发后,杜邦公司很快就接到了无数订单,等到年底,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协约国共计向杜邦公司定购了超过两百万磅炸药,超出公司平时产量的两倍多。

        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短短6个月后,杜邦公司火药生产总量已经达到平时生产量的13倍,到1917年4月霉国参战后,杜邦公司的火药产能已经达到1914年的54倍。

        整个欧战期间,协约国集团所射出的炮弹,40%使用了杜邦公司的炸药和发射火药,最重要的是,当时每磅无烟火药的生产成本为31美分,而杜邦出售给协约国的售价为97.5美分,利润竟然高达生产成本的2.2倍。

        血色的利润如此诱人,杜邦集团对战争当然不会拒绝,必要的时候,它会积极“发动”战争,攫取超额利润。

        20世纪60年代,准备宣布结束越战的霉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杀,而达拉斯可是军火商的传统地盘,不得不说,当时这个疯狂的猜想,是有一定根据的。

        而欧战马上结束,战争财戛然而止,但是相对于发战争财,青霉素可是“文明的血色利润”,并且医药行业的利润远超人们的想象。

        如果能把青霉素垄断,它的暴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