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困局_钢铁苏联柯基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 困局

第(1/3)页

就像是狙击枪和步枪枪管长而有效射程远、弹道平直、穿透力强,手枪和冲锋枪因为枪管短而有效射程近、弹道弯曲、穿透力弱一样。

        追求对敌方坦克装甲高侵彻力的坦克炮,除了增大主炮口径扩充药室容积增大发射药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炮弹发射动能,借以提高对敌方坦克装甲的穿深数值以外。

        以螺旋形状密布在整个炮膛内一圈接一圈的火炮膛线,在炮弹出膛时也会起到螺旋加速效果,这一在火药燃气推动下的炮弹加速过程越长,出膛时的穿甲弹就能愈发获得更高的炮口初速。

        使得炮弹在途经弹道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空气摩擦衰减效果也就会越小,最终击中敌方坦克装甲时所保留的炮弹出膛动能和飞行速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更高,与增大主炮口径和发射药室的道理一样亦会取得更高的装甲穿深效果。

        同时长身管主炮的弹道相对于短身管主炮而言也会更加平直,炮弹飞行下坠程度更小,从炮弹脱离炮口到命中目标所需的时间更少,简而言之就是好处多多,身管倍径比越长的主炮对于装甲的击穿深度往往越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二战后期坦克炮在不断增大口径的同时也变得更加纤长,高倍径比主炮对于装甲穿深的无可比拟优势即便是一贯追求大口径至上的苏军都必须承认,而根据1939型5毫米防空炮改制而来的d--5t型坦克炮便是苏军在此领域上所迈出的第一步。

        基于主炮身管倍径提高所带来的更高炮口初速前提下的弹道变化原理,加装在这些新式原型坦克炮塔内的d-5t型5毫米坦克炮的弹道,对比原先76毫米炮有很大的不同。

        简而言之就是弹道更直、下坠更小,同时导致新式5毫米主炮的配套观瞄镜也发生了变化,刻在瞄准镜上用于肉眼观测瞄准目标以做参考的瞄准角密位标尺与原先76炮瞄准镜完全不同,这也就意味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